close

擁抱嘈雜的位元或追尋意義的建構

徐文杰(工研院產業學院顧問)

     「資訊」是我們這個時代擁有最豐富內涵的字之一,它體現了人類歷史上,最具顯著生產力的訊息傳播,也實質上造成文化與科技的重大改變。據收集1900年前文獻的古騰堡資料庫的統計,「資訊」是第486個常用字,去年另一個線上統計,「資訊」已是第22個常用字。100年前,「資訊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字,現在,牛津英文字典(OED)對「資訊」的解釋多達9400字。因為資訊的詞彙產生得太快,又四處瀰漫,OED的主編總是把「資訊」列為最先處理的清單,並透露增加最多的是資訊與心靈、資訊與大眾生活所組合的語意,如:Information Superhighway(資訊高速公路)、Information Warfare(防恐資訊戰)、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e(資訊疲勞症候群)。


     《資訊》是葛雷易克花費7年時光寫就的大作,他是有名的科普作家,出過《混沌》(天下遠見)與《理查.費曼:天才的軌跡》(牛頓)等膾炙人口的書。這回他循著「資訊」的文化史與科技史,展開歷史與理論的精彩論述。葛雷易克無疑是個成功的「科學觀念傳記家」,這本書裡他深入許多資訊科學家、數學家、物理學家、語言學家、文學家的世界,跳躍在各種理論演化發展之間。本書談的是資訊的本質,從資訊傳送的科學技術,到資訊文化內涵的演化,千絲萬縷地剖析資訊科技在數學、電子學、光學的發展,也剖析資訊內容在早期辭書、語言學、文字學、生理學的發展,中間所交錯的人物、社會及理論的歷史。


     作者科學與文化史的故事長才,在書中表現無遺,一開篇就扣準遠程通訊的編解碼核心理論,分析在電腦發明之前人類如何用聲音、視覺和文字來編碼、傳遞、解碼、去除雜訊以傳遞遠程訊息的一連串過程。第一個歷史案例是以聲音為媒介的非洲鼓語,利用三度高低音調來編解碼,鼓聲深夜能夠橫越平靜的河面,最遠可達6、7英里,要是一村一村接替傳遞,訊息一小時內就能抵達100英里外的地方。第二個故事是法國夏普兄弟用法文文字編解碼,以繩索、槓桿與木樑所搭建的傳訊塔系統,每相隔7到9英里,操作員接收方用望遠鏡看到之後,逐一抄下訊號,再拉動滑輪與曲軸做出同樣的訊號往下傳遞。這個系統曾讓拿破崙透過120個傳訊塔,將訊息往返傳遞於巴黎和米蘭之間。第三個故事則是大家熟知的摩斯系統,以文字編解碼的點擊式代碼,透過電報線路傳送的電磁鼓聲。


     葛雷易克全書以1948年夏農發表〈通訊的數學理論〉為關鍵點,分三大段落開展:首先是人類在沒有資訊數量測量的概念時,所創造和交換資訊的一段歷史;第二大段落是圍繞在1948年的事件,當時年方32歲的夏農在《貝爾系統技術期刊》發表〈通訊的數學理論〉,創了一個新詞彙:位元(bit),從此,位元加入公分、公斤、公升和分鐘的行列,成為測量的基本單位。當年還有另一件大事,貝爾實驗室由資深工程師們正式票選命名電晶體(transistor),這項發明對電子學和電子通訊帶來深遠的影響;第三個大段落是1965年之後的資訊科技洪流期,當年摩爾(Gordon Moore)提出「摩爾定律」,預測10年之內,一個矽晶圓上可以放入高達6萬5000個電晶體,而且每隔18個月就會加倍。摩爾說的「加倍」是指晶片上的元件數,結果證明會加倍的還包括記憶容量與處理速度,而尺寸和價格則會減半。3年後,他成立了英特爾集團,他的預測,準確描述了往後45年電腦硬體如洪水般的發展,洪水般的資訊硬體也帶來了洪水般的資訊內容。


     本書的尾聲,葛雷易克回歸到資訊的內容與意義,夏農的資訊理論雖隔離了資訊的語義,用數學抽象表達資訊的形式得到很大的成功,但這個成功也造成了今天的資訊洪流,巨量的資料庫令人充滿無意義感,葛雷易克引用了波赫士1941年的小說《巴別圖書館》,小說描述一間神祕的圖書館「館裡收藏了世上所有的書,從辯白到預言,從福音、福音評論到福音評論的評論,還有穿插在其他書裡的所有書籍、圖書館的正確目錄和數不清的錯誤目錄。」「這間圖書館收藏了所有訊息,但在那裡發現不了任何知識。在掛著鏡子的走廊裡,無數的架子上,人能找到一切,又什麼都找不到。」


     在資訊過量的時代,我們應該繼續擁抱嘈雜的位元或是追尋意義的建構?我想是這本書留給我們最好的問題。

 

下載PDF圖文並茂更精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ropolis 的頭像
    Acropolis

    Acropolis ● 衛城出版

    Acropol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